男女婚配真的要趁早吗?这问题我劝你别等,也别瞎赶趟儿。

我妈又在念叨了。电话那头,她的声音隔着几百公里,穿透力和隔壁装修的电钻有一拼:“你看看人家小王,孩子都会打酱油了!你呢?你还飘着呢!” 我嗯嗯啊啊地应付着,眼睛却盯着电脑屏幕上那份改了八遍还没过的方案,心里一阵无名火。

男女婚配真的要趁早吗 ?这问题,像个幽灵,盘旋在每个过了二十五岁还没着落的都市男女头顶。亲戚的饭局是审判庭,朋友圈的红色炸弹是催命符,连算法都知道,开始给你推婚恋网站和备孕指南了。

压力山大。

男女婚配真的要趁早吗?这问题我劝你别等,也别瞎赶趟儿。

说真的,要问我,我的答案特别拧巴: 是,也不是。

你先别急着骂我耍滑头。你琢磨琢磨,我们说的 “趁早” ,到底是在趁什么?是趁着胶原蛋白还没流失,发际线还守得住?还是趁着父母身体硬朗,还能帮你带几年娃?

这些都对,但都没说到根儿上。

我觉得, “趁早” ,趁的是一股气。一股叫做 “我们什么都没有,但我们有彼此,所以什么都不怕” 的傻气。

我见过我表哥和他老婆。俩人大学毕业就结了婚,是真真正正的裸婚。婚房是租的,三十平米的老破小,墙皮都往下掉。婚车是借的,婚礼就是两家人凑一起吃了顿饭。我当时觉得,太草率了,简直是拿人生开玩笑。

可后来呢?他们俩,一个做销售,风里来雨里去;一个当会计,算盘打得噼啪响。从一无所有,两个人挤在月租两千的出租屋里,分食一碗泡面还乐呵呵的岁月,到后来一起攒钱付了首付,为墙壁刷什么颜色的漆争得面红耳赤,最终又在深夜相拥和解的记忆,是千金不换的。

那种 共同成长 的体验,是烙在骨头里的。他们的感情,不是玫瑰和巧克力堆砌起来的空中楼阁,而是用汗水、争吵、泪水和无数个咬牙坚持的日夜,一砖一瓦砌起来的堡垒。这种堡垒,抗风抗雨,甚至抗得住生活最无情的消磨。

这是“趁早”的好。因为年轻,所以输得起,也敢于去输。因为没被生活捶打得太狠,所以还相信爱情能战胜一切。两个人像两棵小树苗,紧挨着种下,根系会缠绕在一起,共同抵御风暴。等你们长成了参天大树,彼此早已成为对方生命里最无法分割的一部分。

可如果你等到三十五岁,四十岁呢?

那时候,你可能事业有成,有车有房,见识了更广阔的世界。你成了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,姿态挺拔,也格外坚硬。这时候再想找另一棵大树紧挨着种下,你会发现,太难了。彼此的根系已经那么庞大,盘根错节,谁都无法再为对方挪动分毫。空间太挤了,枝叶会互相遮挡阳光,根系会争抢地下的养分。

那时候的婚配,更像是一场商业谈判。双方亮出自己的资产负债表:我的年薪、我的房产、我的家庭背景;你的学历、你的工作、你的生育能力。条条框框,清清楚楚。合适,就签合同,搭伙过日子。这没什么不好,很高效,很成熟。

但总觉得,少了点什么。少了那种不管不顾,为一个不确定的未来赌上一切的血性。

所以,你看,从这个角度说,婚配,似乎真的要 趁早

但是!凡事都有个但是。

如果为了“趁早”而瞎赶趟儿,那简直是自掘坟墓。

我有个朋友,就是“趁早”理论的受害者。家里催得紧,她自己也慌了,觉得再不嫁就“贬值”了。于是火速相亲,认识一个“各方面条件都还行”的男人,半年就结了婚。

婚礼上光鲜亮丽,婚后的日子却一地鸡毛。她喜欢看话剧听音乐会,他觉得是浪费钱;他喜欢下班回家打游戏,她觉得他不求上进。两个人躺在一张床上,中间隔着一个东非大裂谷。没有争吵,那才是最可怕的,是死水一潭的沉默。她后来喝多了跟我说:“我感觉自己的人生,在二十七岁那年就提前结束了。”

你看,这就是瞎赶趟儿的代价。

在你自己还没搞明白“我是谁”、“我想要什么”、“我能给予什么”这些终极问题之前,匆匆忙忙地拉另一个人上船,你以为是开启新航程,实际上大概率是“泰坦尼克号”。

一个成熟的、能够进入婚姻的人,首先得完成 自我认知 。你得有独立行走于这片水泥森林的能力,有安抚自己内心焦虑的本事,有不依附于任何人也能活得精彩的底气。你得像一个完整的圆,去遇见另一个完整的圆,你们的结合是锦上添花,是1+1>2。而不是两个残缺的半圆,指望对方来填补自己的空虚,那只会把彼此都拖入深渊。

所以,这个 “早” ,就变得特别微妙。它不是一个绝对的时间概念,而是一个相对的成熟度。

男女婚配真的要趁早吗

我的最终答案是: 要趁着心气儿还在的时候,趁着你还愿意相信并敢于投入的时候,趁着你完成了基本的自我构建、知道自己要什么的时候,“早”一点,找到那个能和你一起打怪升级的队友。

这个“早”,可能是二十三岁,也可能是三十三岁。它不由身份证上的日期决定,而由你内心的状态决定。

别被外界的噪音绑架,也别用“我还年轻”来麻痹自己。爱情这东西,跟买房一样,总在观望,最好的时机可能就错过了。但闭着眼睛瞎买,又可能买到烂尾楼,套牢一辈子。

最好的状态是: 准备好,然后,耐心等待。

把你自己经营成一个值得被爱的人,一个有能力去爱的人。然后睁大眼睛,竖起耳朵,用心去感受。当那个能让你笑、让你哭、让你觉得“就是他/她了”的人出现时,别犹豫,别计算,勇敢一点。

因为, “趁早”的不是年龄,是那份不计后果的勇敢,和愿意陪另一个人从零开始的赤诚。 这份东西,比任何物质条件都更珍贵,也更稀缺。

千万别等到你把心磨出了厚厚的茧,把爱当成了一门生意,才想起要找个人共度余生。那时候,你或许能找到一个完美的合伙人,却很难再找到那个能点燃你整个宇宙的灵魂伴侣了。


Comments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