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聊起婚姻,最坏的结局是什么?离婚呗。
天真了,真的。离婚那顶多算个手术失败,宣布抢救无效。而真正的地狱,是那场手术压根儿就没做,任由你在那张冰冷的手术台上,意识清醒地,感受着自己身体里的组织一寸寸地坏死、腐烂,却无能为力。这,才是 男女婚配不好会怎样 的真实写照。
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?

不是声嘶力竭的争吵,那种吵闹反而像是一种生命体征,证明你们之间至少还有能量的流动。最恐怖的,是死寂。
是两个人坐在同一张沙发上,相隔不到半米,中间却像隔着一整个马里亚纳海沟。手机屏幕的光映在各自脸上,明明灭灭,那是你们之间唯一的光源。你刷着短视频,听着里面的罐头笑声,可你自己的脸,僵得像块石膏。你偶尔抬起头,瞥见对方的侧脸,那个你曾以为要共度一生的人,此刻陌生的就像个合租的室友,不,比室友还不如,室友之间偶尔还会聊聊水电费。你们之间,连空气都是凝固的,粘稠的,吸进去都觉得肺叶疼。
这就是第一个答案: 极致的、深入骨髓的精神内耗 。
它像一个看不见的寄生虫,每天啃食你的生命力。你开始怀疑一切,怀疑自己。是不是我做得不够好?是不是我太敏感了?你反复复盘过去的每一个细节,想找出问题到底出在哪,结果就像陷入一个逻辑的死循环,把自己绕得精疲力尽。
你的睡眠会变差,半夜醒来,旁边躺着一个“最熟悉的陌生人”,那种孤独感,比一个人睡空荡荡的大床要强烈一万倍。你的情绪会变得极不稳定,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能让你瞬间崩溃,在公司你可能是个雷厉风行的强者,回到那个所谓的“家”,你却脆弱得像个一碰就碎的玻璃人。
你渐渐失去了分享的欲望。看到好笑的段子,手指在分享键上悬停,最后默默收回。遇到了委屈,话到嘴边,又咽了下去。因为你知道,说出去的回应,要么是敷衍的“嗯”,要么是“你这人怎么这么点事”,要么,就是沉默。这种沉默,比任何指责都更伤人。久而久之,你的世界,就真的只剩下你自己了。
然后,这股腐烂的气息会蔓延,会污染整个屋子,尤其是,当屋子里还有 下一代 的时候。
别信那些“为了孩子不离婚”的鬼话。一个没有爱的家庭,对孩子来说,根本不是港湾,而是一个精致的、充满暗流的牢笼。孩子比任何人都敏感,他们是天生的情绪探测器。父母之间那种紧绷的、虚假的和平,他们看得一清二楚。
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,会过早地学会察言观色,会变成一个小心翼翼的“小大人”。他们不敢大声笑,不敢提要求,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点燃了那个看不见的火药桶。他们会把父母的不快乐,归咎于自己身上。他们学不会如何正常地表达爱和接受爱,因为他们看到的范本就是扭曲的。
有的孩子会变得叛逆,用极端的方式来吸引父母的注意,哪怕是负面的关注。有的孩子则会变得极度内向、自卑,把自己缩回一个硬壳里。他们长大后,在自己的亲密关系里,会不自觉地复制父母的模式,那种不幸,就像一个代代相传的诅咒。你以为你牺牲了自己,给了孩子一个“完整”的家?不,你只是亲手把他推进了一个充满情感迷雾的沼泽地,让他一辈子都可能走不出来。
再说说那些更现实的东西—— 经济纠葛和人际关系的崩塌 。
婚配不好,钱,就从润滑剂变成了最锋利的武器。每一笔开销都可能成为审判的证据,每一次收入的变动都可能引发家庭地位的地震。“我挣得比你多,所以这个家我说了算。”“要不是我,你能有今天?”这种话,像淬了毒的钉子,一颗颗钉进你的自尊里。共同财产?那不是你们的后盾,那是你们互相牵制的锁链。多少人想走走不了,就是被这张用金钱和利益编织的大网给牢牢捆住了。
对外,你还要维持一个“我们很好”的假象。朋友聚会,你们要演出恩爱的样子,那种演技,奥斯卡都欠你们一座小金人。可演得越逼真,回到家后的空虚就越强烈。渐渐地,你也不想演了,你会下意识地疏远所有朋友,拒绝所有社交。因为你怕,怕别人不经意的一句“你老公/老婆对你真好啊”会刺痛你,怕自己脸上的那份落寞,会被人看穿。
一个坏的婚姻,会让你变成一座孤岛。对内消耗,对外隔绝。
所以, 男女婚配不好会怎样 ?
它不会让你立刻死去,但它会让你“社会性死亡”。它会磨平你所有的棱角,熄灭你眼里所有的光,让你从一个鲜活的、有喜有悲的人,变成一个麻木的、日复一日重复着生存动作的躯壳。你的人生,不再有期待,只剩下忍耐。你会发现,那个曾经对未来充满幻想的自己,早就在无数个沉默的夜晚里,被悄无声息地谋杀了。
比离婚可怕的,是“耗着”。离婚是短痛,耗着,是凌迟。所以,如果真的走到了那一步,别害怕做那个“失败者”。有时候,承认失败,才是对自己、也对别人最大的仁慈和解脱。因为人生这么短,真的不值得在一个错误的人身上,耗尽全部的元气和光芒。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