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这 男女婚配 的 歌诀 ,我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,不是什么“门当户对”,也不是“郎才女貌”,而是我姥姥坐在藤椅上,一边摇着蒲扇,一边眯着眼念叨的那些个“黑话”。什么“女大一,抱金鸡;女大三,抱金砖”……那时候小,听得一知半解,就觉得是大人世界里一套神秘的密码,掌握了就能打开幸福的大门。
现在回过头来琢磨这些老掉牙的玩意儿,你别说,还真挺有意思。它不是科学,甚至有点荒唐,但你又能从那些简短、上口的句子里,咂摸出老一辈人对婚姻的全部想象——那是一种混杂着恐惧、期盼、算计和朴素愿望的复杂情感。
这套所谓的 论男女婚配歌诀大全 ,其实就是个土法炼钢的“婚姻风险评估体系”。

比方说,最流行的属相婚配。“白马怕青牛,羊鼠一旦休,蛇虎如刀错,龙兔泪交流,金鸡怕玉犬,猪猴不到头。”听听,多狠。句句带血,字字见泪。好像你属虎,你对象属蛇,你们俩就不是去民政局领证,是去刑场领刀。我有个发小,他属龙,他女朋友属兔,俩人好得跟一个人似的。结果呢?他妈死活不同意,天天在家念叨“龙兔泪交流”,闹得家里鸡飞狗跳。最后?最后当然是分了。发小说,不是败给了爱情,是败给了那句 歌诀 。
这玩意儿的杀伤力就在这儿。它简单粗暴,给你一个确定的、非黑即白的答案。现代人谈恋爱,得考虑三观、性格、家庭、经济,多累啊。老祖宗直接给你一张Excel表,咔咔一对应,行就行,不行拉倒。这种确定性,在那个信息闭塞、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年代,简直就是救命稻草。你不用去猜对方心里想什么,不用去判断他是不是良人,属相不对,直接pass。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偷懒,也是一种无奈之下的自我保护。
还有那些关于年龄的 婚配 口诀,就更直接了。“女大一,抱金鸡;女大二,金满罐;女大三,抱金砖。”反过来呢,“女大五,赛老母;女大七,笑嘻嘻;女大九,样样有。”你看,全都是围绕着“金”“有”这些词。说白了,就是图个安稳富裕。在那个男人是绝对生产力的年代,一个比男人大的妻子,意味着更成熟、更能干、更会持家,能让男人毫无后顾之忧地去外面闯。这哪是找老婆,这是在找合伙人,找一个能帮你把后方打理得井井有条的CEO。浪漫?爱情?那都是吃饱了撑的才想的事儿。
当然,这里面也藏着不少糟粕,甚至是赤裸裸的歧视。比如有些地方流传的看面相的 歌诀 ,“颧骨高,杀夫不用刀”,“两腮无肉,必定难斗”。这简直就是对女性外貌的无端审判。一个女人,就因为天生长了一副高颧骨,就要背负上“克夫”的恶名,这得多冤啊。这种论调,不过是男权社会为了规训女性,强加给她们的一套枷锁。它把婚姻中可能出现的一切问题,都简单地归咎于女人的“长相”不对。
可你又能怎么办呢?这些 歌诀 ,就像是藤蔓,深深地扎根在乡土社会的土壤里。它通过一代代人的口耳相传,渗透进每个人的潜意识。即使你受过高等教育,自诩科学的信徒,但在给孩子取名、买房看风水、结婚挑日子这些事上,还是会不自觉地“宁可信其有”。
我常常在想,我们今天嘲笑这些 男女婚配歌诀 封建、迷信,但我们自己又比老祖宗高明多少呢?
老祖宗看属相,我们看星座。什么“水瓶座和双子座是绝配”,“处女座和摩羯座最搭”,说得头头是道。这跟“龙马精神配,猪猴不到头”有本质区别吗?没有。都是在试图用一种简化的标签,去定义一个活生生的人,去预测一段复杂的关系。
老祖宗看家境,讲究“门当户对”,我们现在不也一样吗?只不过换了个说法,叫“原生家庭”、“社会阶层匹配”。嘴上说着爱情至上,真到了谈婚论嫁,房子、车子、户口、学历,哪一样不是摆在桌面上的筹码?
老祖宗的 歌诀 大全里,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恐惧。我们也一样。我们恐惧离婚,恐惧阶级滑落,恐惧在婚姻这场豪赌里输得精光。所以我们才需要各种各样的“理论”来武装自己,不管是古老的 婚配歌诀 ,还是现代的“爱情三十六计”、“婚姻经济学”。我们都渴望能有一本标准答案,告诉我们怎样才能一劳永逸地获得幸福。
然而,婚姻这东西,哪有什么标准答案。
它不是一道数学题,把所有条件输入进去,就能得出一个唯一解。它更像是一场双人舞,需要两个人不断地磨合、调整、试探、配合。舞跳得好不好,不在于你们的属相合不合,星座配不配,而在于你们是否愿意为了对方,去改变自己的步伐和节奏。
那些流传至今的 男女婚配歌诀 ,就像是历史的回音,我们可以去听,去琢磨,去感受那个时代人们的喜怒哀乐。但把它当成金科玉律,用来指导我们今天的 婚配 ,那就大可不必了。真正的幸福,从来不是“算”出来的,而是两个人用心、用情,在漫长琐碎的岁月里,一点一点“过”出来的。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