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这“男女婚配看日子”,我心里头真是五味杂陈。小时候,看家里长辈忙活,为了个结婚日子,东奔西走,找老先生,翻黄历,一个个日子都得掰开了揉碎了看。那时候不懂,就觉得好热闹,好像日子选对了,这婚姻就能顺顺当当一辈子。现在想想,那会儿的日子,好像也不是谁都能娶到个好媳妇,嫁个好郎君,日子过得也酸甜苦辣,啥样都有。
这“看日子”究竟是个啥道理?
我妈总跟我说,“ 日子 ,是要看天时地利人和的”。天时,就是黄历上的好日子,吉日,避开那些冲煞的。地利,可能就是选个风水好的地方办婚礼。人和,那就是亲戚朋友都到场,大家开心。听起来好像挺玄乎的,但仔细琢磨琢磨,这里面其实也有点老祖宗的朴素智慧。

你想啊,这结婚是人生大事,是个全新的开始。大家图个吉利,选个好日子,心里图个踏实,讨个好彩头,这有什么错呢?就像搬新家要选个好日子,开业要选个好日子一样,都是希望万事开头好,往后的路能顺遂。这是一种心理上的安慰,也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期盼。
我认识的一对小夫妻,就特别信这个。
他们俩大学毕业,感情稳定,家里也都同意。结果挑结婚日子,那是煞费苦心。找了好几个老先生,翻了好几本厚厚的黄历,光是确定个大概的日子就折腾了一个月。最后选了个“黄道吉日”,摆了场热热闹闹的婚礼。现在他们结婚三年了,日子过得有滋有味,俩人感情也好得很。我问我嫂子,说:“这日子是不是真的管用啊?”她笑着说:“管用不管用我不知道,但那一天,天时地利人和,我们俩都特别开心,觉得这日子记住了,往后就有个盼头。”
你看,有时候, “看日子”的意义,更多在于那个过程,在于大家为了这件喜事付出的心意和情感。 这是一种仪式感,一种对婚姻的郑重对待。如果你选了个随随便便的日子,好像这桩婚事也就不那么被重视了。
当然,我也见过不少不“看日子”的。
我有个大学同学,是个非常理性的人。她觉得结婚是两个人的事,感情好,日子就顺,日子好不好跟黄历没关系。她们俩就挑了一个他们俩都方便,而且离他们生日都比较近的日子,就领证结婚了。她跟我说:“我不想被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束缚,我相信我俩的感情,相信我们自己能把日子过好。” 她们现在也挺幸福的,日子过得有声有色。
所以,这“准不准”,我个人的看法是:
这事儿, 信则有,不信则无。 更多是一种心理上的支撑和情感上的寄托。如果你信,那么这个“好日子”就会给你带来心理上的安慰和鼓励,让你在婚姻中更积极地去经营。如果你不信,那它就只是一个普通的日子,你们的幸福与否,还是得靠你们自己的努力去争取。
别把“看日子”当成万能灵药,也不能完全否定它的价值。
我总觉得,这事儿就像吃饭。有些人喜欢顿顿吃大餐,有些人喜欢简单清淡。日子也是一样,有人喜欢精心挑选,追求圆满;有人觉得平平淡淡才是真。关键在于,你选择的生活方式,是不是你想要的。
现代社会,信息爆炸,各种观念也层出不穷。
有人说,“看日子”是封建迷信,是落后思想。但我觉得,传统文化里有很多东西,不能简单粗暴地一概而论。就像一些传统的节日,虽然有些习俗我们现在觉得没必要,但它承载的是一种文化,一种情感。
“男女婚配看日子”这件事,更像是一种文化符号,一种传承。
它代表着对婚姻的美好祝愿,对家庭的重视。如果你愿意,去了解一下,去体验一下,这也没什么坏处。但如果你觉得它束缚了你,让你感到不自在,那完全可以不必去拘泥。 婚姻的幸福,最终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,而不是某个特定的“日子”里。
关键在于,你和你伴侣之间,有没有那份爱,有没有那份责任,有没有那份共同经营好生活的决心。 日子,只是一个开始的节点,而生活,才是漫长而丰富的故事。 无论你选择哪一天,只要你用心去爱,去经营,你们的日子,都会是属于你们自己的“好日子”。
我常常想,那些长长久久的婚姻,背后一定不仅仅是“看了一个好日子”。更多的是,夫妻俩的互相扶持,是面对困难时的不离不弃,是柴米油盐里的平淡相守。 “看日子”或许能带来一个美好的开端,但真正让婚姻长久的,是经营,是付出,是那颗愿意为对方改变的心。
所以,如果你要结婚,想“看日子”,不妨就去看看,去感受一下那种仪式感,那种期盼。但如果有人因为“日子不好”而犹豫不决,甚至因此影响了感情,那我觉得,就有点得不偿失了。 人生这么短,别让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,来阻碍了你对幸福的追求。
最终, “男女婚配看日子”准不准,这个问题,答案在每个人的心里。 它是老祖宗留下的智慧,也是现代人的一种选择。怎么选,怎么过,都是自己的事,只要心里踏实,幸福就好。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