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实话,第一次听到“男女年份五行婚配”这几个字,我脑子里闪过的是那种老掉牙的算命先生,摇头晃脑,掐指一算,然后告诉你“你们八字不合,今晚不宜同房”。 但随着年龄增长,阅历渐深,我开始觉得,这些古老的东西,未必全然是迷信。它背后,或许藏着一些我们被现代社会“逻辑思维”训练得快要丢掉的东西。
我曾经有个朋友,小梅,她老公,老李,俩人啊,简直就是“天选冤家”。老李是属马的,五行属火;小梅属牛,五行属土。我第一反应就是,火克土,这以后不得天天吵架,日子过得鸡飞狗跳?而且,他们俩的生肖,马和牛,在我看来,那也差得远,一个跑得飞快,一个埋头苦干,似乎也合不到一块儿去。 可你们猜怎么着?结婚十几年了,俩人感情好得不得了,老李老说小梅顾家,稳当,是他的“定海神针”;小梅也说,老李虽然有时候脾气爆,但心眼好,有担当,是个值得依靠的男人。 这件事,一直在我心里留了个问号:难道这五行婚配,真就是图个吉利,说说的?
后来,我深入琢磨了下,这“五行”啊,其实就是描述事物之间相互关联、相互作用的哲学观。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,这五种基本元素,在古代人看来,世间万物都是由它们构成的,并且它们之间有着相生相克的关系。相生,比如木生火,火生土,土生金,金生水,水生木,这就像是一种滋养,一种促进。相克,比如火克金,金克木,木克土,土克水,水克火,这又是一种制约,一种平衡。

如果把这个放到男女婚配上,细想想,倒也不是全无道理。比如,性格上,一个热情似火,一个沉稳如土,这难道不就是一种“火生土”的相依相偎?火旺时,土能容纳,能吸收其热量,化为己用,不会被烧毁;土厚时,又能给予火以依恋,让火有了归宿,不至于四处飘散。又或者,水性杨花,遇上金石之坚,水能被金所克的,或许就是一种收敛,一种约束,让那份漂浮不定得以安稳。
这可不是让我你们去翻黄历,对着生辰八字算个不停,我不是那个意思。我的意思是,这“五行婚配”的背后,可能隐藏着一种更深层次的、关于人与人之间“能量场”或者说“气场”的理解。 就像磁场,我们虽然看不见摸不着,但它确实存在,并且影响着周围的一切。 也许,某些年份出生的人,他们的“五行”属性,更容易让他们在性格、行为方式、甚至是看待事物上,与某些特定年份出生的人形成一种天然的“契合”或者“互补”。
我有个老邻居,张阿姨,她年轻时,跟她老公,王大爷,那也是轰轰烈烈地追求过。 张阿姨属猴,五行属金;王大爷属鼠,五行属水。金生水,这在五行里可是个好兆头,叫“相生”。 你们看,现实生活中,他们俩的性格,一个灵动多变,一个沉静内敛。张阿姨总是能想出各种新奇的点子,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;王大爷呢,就默默地把家里的事打理得井井有条,支持着张阿姨的“折腾”。 很多人说,他们俩就是“金童玉女”,天生一对。 我觉得,这“金生水”,不仅仅是五行上的说法,更是一种性格和处事方式上的“互补”,让他们的生活,既有色彩,又有根基。
当然,我不是说,如果五行不合,就一定要分手。那也太绝对了,生活哪有那么简单? 很多时候,性格的磨合,观念的调整,才是婚姻真正的“五行之术”。 比如说,我一个哥们,属龙,五行属土;他老婆属兔,五行属木。这不就是“土克木”吗? 俩人刚结婚那会儿,没少因为一些小事闹别扭,他觉得老婆太敏感,事事都要他迁就;老婆觉得他太固执,不懂得体谅。 可后来,他俩商量着,他主动改了改他那“说一不二”的劲儿,多听听老婆的想法;他老婆也学着不去钻牛角尖,凡事看得开些。 慢慢的,他们俩的“土克木”,就变成了“土能载木”,彼此成就,也成了我们圈子里的一段佳话。
所以,我认为,与其说“男女年份五行婚配”是决定命运的“圣旨”,不如说它是一种古老的“人际关系模型”的参考。它提供了一种视角,让我们去理解,为什么有些人在一起会感觉特别舒服,特别“对”,而有些人,就算很努力,也总是磕磕绊绊。
它提醒我们,在选择伴侣,或者经营感情时,除了外貌、经济条件这些“显性”因素,或许还有一些更“隐性”的、关于“能量匹配”的东西,值得我们去留意。 这种匹配,不是非黑即白,不是绝对的“是”或“否”,而是一种动态的、可以互相调整和优化的过程。
我自己的感受是,有时候,跟某些人聊天,就能感觉浑身舒坦,好像彼此都明白对方在想什么;有时候,又会觉得,跟某些人沟通,就像隔着一层雾,费了老大劲,也说不清楚。这种感觉,难道不也和“五行”所描述的那种能量上的相生相克,有几分相似吗?
再说了,这“五行”的说法,不仅仅局限于婚配。 比如,你从事一份工作,如果你的“五行”属性,和这个行业,或者这个工作环境的“五行”属性,能够形成一种“相生”的格局,那你在工作中,很可能就会如鱼得水,事半功倍。反之,如果处处“相克”,那就会感到憋屈,做什么都不顺。
总而言之,我对“男女年份五行婚配”的态度是:不迷信,但也不全盘否定。 我更倾向于把它看作是古人对人际关系的一种智慧总结,一种关于“人与人之间如何才能和谐共处”的哲学思考。 现代社会,我们讲究科学,讲究逻辑,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对那些“看不见摸不着”但又真实存在的东西的探索。
也许,下次当你和你的伴侣,或者你身边的任何人,在沟通中遇到障碍时,不妨想想,这背后,是不是也藏着一些“五行”上的“不匹配”? 当然,这只是一个参考,真正的关键,还是在于我们如何去理解彼此,去包容彼此,去调整彼此。 毕竟,婚姻这条路,走的不仅仅是生辰八字,更是两颗心的相互靠近和懂得。 那些因为“五行不合”而分开的,或许不是因为“不合”本身,而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化解“不合”的方法。 而那些因为“五行相生”而走到一起的,也并非就此一劳永逸,他们也需要用爱和智慧,去经营这份“天作之合”。 这才是,我从“男女年份五行婚配”这件事上,真正领悟到的东西。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