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实话,这“婚配对象”四个字,听着就透着一股子“交易”或者“功利”的味道,对吧?就好像咱们去菜市场挑菜,恨不得把人家成分、保质期、产地都得问个清清楚楚。可真到了自己身上,这事儿就复杂多了,比挑个新鲜的西瓜还费劲。我琢磨来琢磨去,这男女婚配对象,其实就是找个跟你一起“过日子”的人,而且这日子,你还挺期待跟ta一起过,而不是硬着头皮凑合。
首先,别把“对象”想得太完美,也别太挑剔,好像是在找那个“天选之人”。我见过太多人了,抱着“宁缺毋滥”的金字招牌,结果把自己越逼越窄,最后剩下了,也只能孤零零地跟自己的“完美主义”抱团取暖。你说,这世上真有那么完美的人吗?就算有,人家那完美,你也未必能配得上,对吧?所以,得现实点。看看ta身上有没有一些你特别欣赏的、闪闪发光的点,这些点,能不能照亮你未来的日子。比如,ta是不是一个真诚的人?有没有上进心?能不能让你在ta面前卸下伪装,做最真实的自己?这些,比ta有没有房、有没有车、长得是不是“明星脸”,重要多了。
我记得我一个朋友,当时找男朋友,就死抠着“身高不能低于185,长得不能比吴彦祖差”。结果呢?人家吴彦祖能有几个?最后碰到一个挺不错的男生,身高180,长相也普通,就是对她特别好,工作也很努力,还特别有责任心。她一开始看不上,觉得“太普通了”。后来过了几年,看着身边那些结了婚的朋友,有的因为老公赚钱少闹离婚,有的因为老公不够顾家被气哭,她才开始反思。最后,她终于把那个“普通”的男生追到手了,现在日子过得特别踏实,脸上总带着那种满足的笑容。这不就说明了,重要的不是ta有多“出类拔萃”,而是ta有多“适合你”。

“适合”,这词儿可有意思了。它不是说俩人性格、爱好、背景得一模一样,那才叫怪胎呢。而是说,你们在一起的时候,能不能互相理解,互相包容,能不能在遇到困难的时候,携手并肩,而不是互相埋怨,互相拖后腿。想象一下,你的人生就像一条河,时而平静,时而汹涌。你希望身边的那个人,是那个能在风浪来临时,紧紧抓住你的手,和你一起面对的人,而不是那个站在岸边,说“你自己小心点”的人。
我有个邻居阿姨,她跟我说过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:“找老公,不能只看ta现在有没有钱,要看ta有没有那个‘能把日子过好’的劲儿。” 我觉得,这话糙理不糙。很多人,结婚的时候,可能就是一股脑的热恋劲儿,觉得“什么都不重要,只要爱就够了”。可这日子一长,激情褪去,柴米油盐酱醋茶,这些琐碎的事情,才是真正考验你们感情的硬道理。
所以,在选择婚配对象的时候,不妨多观察一下ta在面对生活压力时的态度。ta是怎么处理金钱问题的?ta是那种精打细算、有规划的人,还是那种月光族、大手大脚的人?ta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什么打算?ta有没有那种“把日子越过越好”的积极性?这些,都会直接影响到你们未来的生活质量。
另外,别光顾着看ta,也得看看ta的原生家庭。不是说要你去嫌贫爱富,而是说,ta的家庭教育、ta父母之间的相处模式,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ta。如果ta父母的婚姻关系很不健康,ta在婚姻中也可能会有一些不好的模式。当然,这也不是绝对的,有些人在原生家庭不幸福的情况下,反而会更加渴望建立一个美满的家庭。所以,这就需要你用自己的智慧去判断了。
我有个大学同学,她男朋友家里,重男轻女的思想特别严重。她男朋友呢,虽然嘴上不说,但骨子里还是有点那种“男性就该如何如何”的观念。一开始,他们俩在一起,她觉得挺好的,觉得男朋友挺保护她。可时间长了,她发现,一旦遇到一些需要她牺牲或者让步的事情,男朋友就会自然而然地站在“男权”一边,让她觉得特别憋屈。最后,她选择了分手,虽然过程挺痛苦,但她告诉我,她宁可一个人,也不想再回到那种被压抑的状态。
当然,最重要的一点,我觉得是,你要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。你对婚姻的期待是什么?你想要的是那种轰轰烈烈的爱情,还是那种细水长流的陪伴?你想找一个和你并肩作战的战友,还是一个让你依靠的港湾?当你自己心里有了清晰的目标,你在选择的时候,就不会那么迷茫,也不会轻易被外界的声音所干扰。
我一直觉得,婚配对象,不是一个“选择题”,更像是一个“匹配题”。你们俩在一起,就像两块拼图,能不能严丝合缝地拼在一起,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。而这个匹配的过程,需要双方的努力,需要沟通,需要磨合,更需要一点点缘分。所以,当你遇到那个让你心动的人,不妨多花点时间去了解ta,去感受ta。别怕试错,但也不要随便将就。因为,找到那个对的人,会让你觉得,这世上所有的等待,都是值得的。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