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真以为上古先民谈婚论嫁,也跟现在似的,讲究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?或者来一场轰轰烈烈的自由恋爱?
想多了。
咱们今天聊的这张 上古时期男女婚配图 ,它压根就不是一张能挂在墙上的画,也不是博物馆里褪色的帛书。它是一幅动态的、甚至有点血腥的、在漫长时光里被反复涂抹修改的生存草图。它的底色,不是浪漫,是生存。就一个字:活。

想看懂这张图,你得把自己扔回那个时代。那是一片混沌,一片莽荒,人类跟野兽的区别,可能也就只在于那堆摇曳不定的篝火,以及围绕篝火的那些含混不清的音节。吃的,是今天打到明天愁的猎物;住的,是随时可能被野兽或其他部落端了的老巢。这种环境下,个体的力量渺小到可以忽略不计,只有抱团,才能取暖,才能活下去。
所以,这张图的第一个阶段,混乱又原始。我管它叫“混沌时代”。
那时候,根本没有“家庭”这个概念。只有一个群体,一个部落,一个氏族。男女之间的关系?怎么说呢,相当的自由奔放,甚至在我们今天看来有点……乱。那时候的婚姻形态,学术上叫 血缘婚 。说白了,就是群体内的男女,不分辈分,都可以发生关系。哥哥和妹妹,甚至母亲和儿子,都可能成为伴侣。
你别急着皱眉头,用现代的伦理道德去批判。在那个连“父亲”是谁都搞不清楚的年代,维系整个部落的唯一纽带,就是母亲。孩子只知道自己的妈妈是谁,妈妈的姐妹是姨妈,妈妈的兄弟是舅舅。整个部落,就是一个以母亲为核心的大家庭。这就是 母系氏族 社会的开端。权力,掌握在年长的女性手中。她不是靠武力,而是靠生育和血缘这个最原始的法则。
父亲是谁?不重要。真的不重要。孩子是氏族的,不是某个男人的。
但这种模式很快就暴露出了致命问题。古人虽然不懂基因科学,但他们看得到结果啊。他们发现,近亲生下的后代,要么体弱多病,要么早早夭折。这对于一个时刻挣扎在生存线上的部落来说,是毁灭性的打击。
于是,这张 上古时期男女婚配图 ,被画上了第一条粗粝却意义非凡的规则线:禁止族内通婚。
这就是 族外婚 的诞生。
一个部落的男人,要去另一个部落寻找伴侣。一个部落的女人,也等待着另一个部落的男人到来。这可不是什么浪漫的走婚,这是人类为了优化后代、为了种族延续,迈出的最关键一步。从此,血缘的诅咒被打破,人类的基因库开始交流、融合,变得更加强大。
这个阶段,婚姻形式也升级了。不再是毫无秩序的群婚,而进入了 对偶婚 时代。什么意思呢?就是男女双方,在一定时期内,形成一个相对固定的伴侣关系。但注意,这个“固定”是打了引号的。它非常松散。男人晚上到女方所在的部落去,天亮了就得走,回到自己的部落参加劳动。生下的孩子,依然归属女方氏族,跟着母亲姓,由舅舅抚养。男人对自己的孩子,没有抚养权,也没有继承权。他只是一个“访客”,一个播种者。
这种“走婚”模式,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,比如摩梭人,依然保留着遗风。它就是 母系氏族 社会最鼎盛时期的真实写照。女性地位崇高,她们是生命之源,是氏族的核心。
你可能会觉得,这不挺好吗?女性地位高,关系也自由。但别忘了,生产力决定一切。
当男人学会了耕种,驯养了家畜,情况就变了。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,让食物不再是当天打猎当天吃完的东西,而是有了剩余。私有财产,这个幽灵,开始出现了。谁开垦的田地,谁养的牛羊,就归谁。而男人,在体力上天生占优,他们成了这些核心生产资料的主要掌控者。
这时候,一个全新的、让男人们夜不能寐的问题出现了:我辛辛苦苦一辈子积攒下来的牛羊、土地、工具,我死了以后,给谁?
按照 对偶婚 的规矩,得给你姐姐或妹妹的孩子,也就是你的外甥。因为只有他们,才跟你有着确定无疑的血缘关系。至于你自己的孩子?天知道是不是你的。
没有一个掌握了财富和权力的男人能接受这个。
于是,这张 上-古时期男女婚配图 ,迎来了一次天翻地覆的、甚至可以说是血腥的重绘。男人们要夺权,要确保自己的财产,能传给自己的亲生儿子。
怎么确保?唯一的办法,就是把女人娶到自己家里来,让她彻底脱离她原来的氏族,让她只为自己一个男人生孩子。这样,生下来的孩子, paternity 就确定了。
这就是 父系氏族 社会的到来。
从此,婚姻从“走婚”变成了“住婚”。女性不再是部落的主人,而是成了男方家庭的“附属品”。婚姻的目的,也从单纯的繁衍,变成了财产的继承。一夫一妻制(至少在形式上)开始确立,当然,这主要是针对女性的。男人,尤其是部落首领和富人,可以拥有多个妻子。
为了给这场巨大的社会变革寻找合法性和神圣性,各种 神话传说 应运而生。比如我们熟知的伏羲女娲。他们是兄妹,却结合在一起,繁衍了人类。这个神话,其实就是远古 血缘婚 时期的一个模糊记忆和文化投射。它用神话的方式,为那个混沌的开端,做了一个看似合理的解释。
所以你看,这张 上古时期男女婚配图 ,它从来就不是温情脉脉的。它的每一次修改,每一笔线条的变动,背后都是生产力的变革、是权力的斗争、是生存策略的调整。从 母系氏族 到 父系氏族 ,女性的地位从云端跌落,这背后不是道德的沦丧,而是经济基础的彻底颠覆。
我们今天所习以为常的家庭模式、婚姻观念、伦理道德,它的根,就深深地扎在这张古老、粗糙甚至有点残酷的图谱里。它告诉我们,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不变的。所谓的“天经地义”,不过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罢了。
那张图,其实从未真正完成过,它只是被一层又一层的新时代油彩,给覆盖了而已。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