启东男女婚配事件视频曝光:一场荒唐婚闹背后的社会裂痕

说真的,我把那个视频来回看了三遍,每一次都感觉胃里有东西在翻江倒海。不是因为画面有多血腥,而是那种扑面而来的,混杂着酒精、劣质香烟和集体起哄的恶臭,隔着屏幕都能把我熏个跟头。这,就是最近在朋友圈里疯传的所谓 启东男女婚配事件视频曝光

视频不长,也就一分多钟。场景,大概是某个装修得金碧辉煌、品味却一言难尽的婚房里。主角,新郎新娘,穿着笔挺的西装和洁白的婚纱,本该是全场最耀眼的人,此刻却成了提线木偶,脸上挂着僵硬到快要碎裂的微笑。一群“亲朋好友”围着他们,像是在欣赏一场精彩的马戏。

我不想复述视频里那些具体的、令人作呕的细节。无非就是那些我们已经听腻了,却又总能玩出新“花样”的婚闹。什么嘴对嘴传东西,什么用身体的某个部位开酒瓶,什么逼着新郎做出各种丑态百出的动作来“证明爱意”。整个过程,充满了油腻的暗示和毫无边界感的冒犯。最让我感到刺骨寒意的,不是那些起哄者的狰狞笑脸,而是新郎的闪躲与无奈,以及新娘那双眼睛。那双眼睛里,没有喜悦,没有羞涩,只有一种被架在火上烤的茫然和屈辱。

启东男女婚配事件视频曝光:一场荒唐婚闹背后的社会裂痕

这真的好笑吗?

我把手机扔在一边,点了根烟,烟雾缭绕中,我想起小时候我们老家办喜事。那时候也“闹”,但那种闹,是善意的,是充满生活气息的。长辈们会让新人夫妻对拜,讲几句吉祥话;同辈的会起哄让新人唱首歌,讲讲恋爱经过。一切都是点到为止,核心是“喜庆”,是祝福。

什么时候开始,这份喜庆变了味儿?变成了现在这场 低俗狂欢

有人会说,“哎呀,就是图个热闹嘛,都是朋友,开个玩笑,别那么上纲上线。”

放屁。

这根本不是玩笑。玩笑的底线,是对方不会感到被冒犯。当新娘的眼角已经泛起泪光,当新郎的拳头已经攥得发白,这就不再是玩笑,而是一场以“热闹”为名的 集体霸凌 。那些起哄的人,他们真的在乎这对新人的感受吗?不,他们不在乎。他们享受的是那种掌控他人的权力感,是那种可以肆无忌惮释放内心阴暗面的快感。在“婚闹”这个看似无懈可击的借口之下,人性中最丑陋的部分——嫉妒、猥琐、控制欲——被无限放大。

那个 启东男女婚配事件 的视频,就像一个精准的切片,切开了我们这个熟人社会光鲜亮丽的表皮,露出了底下盘根错节、甚至有些腐烂的筋脉。在这种所谓的“传统”和“人情”面前,个体的尊严被轻易地碾碎。你不参与,你就是“玩不起”、“不合群”;你反抗,你就是“破坏气氛”、“不懂事”。巨大的集体压力,像一张无形的网,把每个人都牢牢困住。

尤其是新郎。我看到评论里很多人在骂新郎“窝囊”,说他保护不了自己的妻子。可是,换位思考一下,在那个情境下,他能怎么办?一边是自己名义上的“兄弟”、“发小”,一边是自己刚过门的妻子。他要是当场翻脸,这场婚礼可能就当场变成一场闹剧,接下来几十年的亲戚朋友关系,恐怕都会留下一个巨大的疙瘩。他只能选择忍,选择用尴尬的笑来打圆场,他以为这是一种“顾全大局”。

可他错了。这种退让,恰恰是对这场 集体无意识的恶 的纵容。它传递了一个可怕的信号:我的底线是可以被践踏的,我的妻子是可以被随意冒犯的。这哪里是 婚姻的起点 ,这分明是 尊严的终点

更可悲的是,这种事绝非孤例。从山东到贵州,从扒灰式的恶俗游戏到把新郎绑在树上浇啤酒,我们见过的奇葩婚闹还少吗?每一次有类似的 视频曝光 ,网上都会掀起一轮口诛笔伐,然后呢?然后就没有然后了。过段时间,同样荒诞的剧本,换个地方,换拨演员,继续上演。

为什么?因为我们很多人,骨子里就没学会一件事:尊重。尊重他人是独立的个体,尊重他人的边界,尊重婚姻本身的神圣。我们总喜欢用“人情”、“面子”、“老规矩”这些模糊不清的词,去掩盖那些赤裸裸的恶意和愚昧。

那个曝光出来的视频,与其说是八卦,不如说是一声警报。它在提醒我们,当一场婚礼不再是关于爱与承诺,而沦为一场考验人性下限的闹剧时,是多么的可悲。它在质问我们每一个人:当你成为看客,甚至成为起哄者之一时,你有没有想过,你那一声无足轻重的“再来一个”,可能就是压垮别人尊严的最后一根稻草?

我不知道启东那对新人后来怎么样了。我希望,当宾客散尽,房门关上,他们能给彼此一个真正的拥抱。我更希望,那个新郎能对他的妻子说一句:“对不起,委屈你了。下次,我不会再让任何人这样对你。”

这比任何海誓山盟,都重要得多。


Comments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